参加2014省研修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25-08-07 08:37:52
参加2014省研修体会(精选多篇)[此文共6717字]

第一篇:参加2014省研修体会

学无止境 勇于攀登

----杨晓芳2014省研修体会

曾经读过《美丽的坚持》这本书,讲的是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有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这种花花期只有短短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美丽,花谢之时也是花株枯萎之时。然而谁又能想到,这种花为了两个月的美丽绽放,竟然等了整整100年寂寞时光!它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沐雨,采集太阳的能量,汲取大地的养料,努力营造自己的芬芳,只是为了让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眼前一亮,只是为了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参加2014省研修,很荣幸,担任了此次研修的指导教师,每日上午,我和其他研修教师一起到教师进修学校一起集中研讨学习,并指导批阅老师们的研修,下午和晚上再回家进行作业点评。六天下来,回首自己的研修经历,颇有感悟。

我的学习热情--

2014年的研修,我丝毫没有过动摇,没有过沮丧,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学习中,将一切烦恼抛到九霄云外,不去计较其中的得失,哪怕让汗水湿透了衣衫,哪怕耗尽了我的”钓鱼”时间……只因这是“我要学”,有人说,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就增加人生的厚度。也许只有当我们的学习成为惯性,我们的人生才可能变得丰富而绵长。每次的研修指导,由于我坚持,更多的老师的作业得到了推荐,感激之余,更多的是喜悦。虽然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我很幸福。

我的转变--

经历这次远程研修,我感触最深的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简单教书型教师向学习、研究型教师转变”,以前看来是盲从、可笑而遥不可及的,然而,远程研修却帮助我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虽然今天的我还不能称得上优秀的教师,我想,我会继续在研修的心境中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是自己成为一名现代的专家教师。

我的思考--

从知识的“井底之蛙”,到视野的“豁然开朗”,中间也不乏有些个人的思考:对于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如何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课堂?许许多多关于英语教学的的(请你继续关注WWW.)问题困扰着我,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一名英语教师最大的追求。如果没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会不会屡屡碰壁,会不会在摸索中踟蹰不前?对普雅花来说,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对于教师来讲,成长也是种美丽的坚持。记得一位专家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有普雅花的毅力,在学习等待中积聚力量,最后一定实现灿烂的绽放。

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学习更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我不断攀登下一个高峰。通过了这次远程教研培训,让我站上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要成为多面手教师,要博学多能,要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搀扶,让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所以说“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我将高瞻远瞩,制定出自己的发展规划,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成长为真正的兰山区名师,并带领我们临沂四小英语老师专业成长。

培训建议

对于教师培训,由于经常参加区市等级别的培训会议,我也做了一些总结。我认为比较受欢迎并且有效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规模小,易于操作,教师参与性强的培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例如前一段时间在半程举行的区能手培训,在分组活动中,市教育局的尹老师身怀六甲,却冒着酷暑炎热专程驱车到培训地点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活动。大家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非常的享受。收获到的不仅是理论学科知识,还有团结协作付出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尹老师在整个活动中亲自为大家拍照留念,在最后总结活动的时候,把一张张图片放给大家看,大家都非常的感动。一上午的活动持续了四个小时,大家竟然一点也感觉不到累,觉得过得非常的愉快。 这项活动规模小,易于操作,教师参与性强。

二、接地气的培训是比较受欢迎

例如在我校举行的市英语教师四年级教材和口语培训。有一天的时间是由罗庄册山中心小学的郭淑华老师进行的简笔画培训。首先,郭老师先讲授了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郭老师就四年级教材所用到的简笔画的详悉画法进行了详细教授。他从教材中的主要人物的画法开始教起。一笔一笔带领老师开始绘画。这是老师们最为享受的时刻。每一位老师都画得非常认真。边画边相互切磋,欣赏交流。令人感动的是,谦虚好学的尹老师也坐在下面像个学生那样听得专心致志,画的聚精会神。上午简笔画培训刚开始的时候,会场不断地有老师发出会心的笑声,是因为老师们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老是认为自己画不好。郭老师不愧是教学的能手和专家,不断地鼓励老师们。慢慢地,老师们画的越来越好,并且也越来越自信了。下午的时候,会场里十分安静,大家大都被郭老师娴熟的画画技巧所震慑了,因为,它能够边说边画,想到什么就能画出什么,大家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也都忘我地投入了简笔画创作过程。整整一天的简笔画培训,没有一位老师离会。以往,任何一次,任何一种规模的的会议和培训,虽然有严明的会议纪律,但总挡不住老是偷偷溜号。我觉得原因很简单,是有的会实在不够精彩,吸引不了老师。这一次,之所以能做主,是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想学。老师们喜欢这种形式的培训。尹老师培训课设计的好。当然郭老师不仅画的好,教的也好。会后,很多老师交流了自己一天的学习体会,都觉得收获很多,也都对郭老师赞不绝口。一直认为这次培训比较接地气。

希望教体局多多组织即受老师们欢迎的又令受益的培训。

(2014年7月28)

第二篇:参加体育研修心得体会

参加“省体育与健康骨干学习”的体会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武宁中学杨清妍

2014年5月13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 “山东省体育与健康骨干教师新课标” 培训学习。首先我衷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体育学科教研员们、骨干教师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谭华、汪晓赞专家精彩讲座。通过培训,使我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标的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更进一步理解了体育教师的职能,真正的领略到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由此谈几点心得:

一、树立现代思想、更新观念

谭华专家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方面的畅谈了问题、挑战与回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体育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我认识到新课标倡导的是自 主、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提高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 ……此处隐藏1483个字……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就造创新人才。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术,从书本中学、从数学研修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因为学习使人自强、让人发展、教人创新。教师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尊重孩子个性,引导和启发孩子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和应用知识,学会怀疑和创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教与学之间循环发展。再次,通过学习,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真正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关键是阅读。而读书对于教师犹为重要。教学并不是贩卖知识,而是教师自己成长发展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是偶尔读一些教育书籍和杂志,从中摘抄一些感觉较好的

文章,没有及时反思。所以当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时,总是苦于无从下手。与同事交流时,总觉得底气不足。正如教育家陶行如所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怪不得自己这么底气不足,营养不良,原来就是少读书所制。如果自己能够通过读书和教学实践积极反思,也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而不会这样无所适从了。因此也暗下决心:今后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制定切实可行读书计划,让读书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应该不断地积累、反思、充电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作为教师,我用心灵、用激情、用高度的责任感、真诚的爱去面对我们的教育成长,是漫长的,所以我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成长,是艰辛的,挫折会磨砺和坚定我的意志;成长,又是快乐的,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可以让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此次学习,让我看清脚下的路该走向哪里去,我的教育之路将会更加精彩。

?

第四篇:参加远程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远程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4月16日,我参加了海西教育网中小学教师远程专题培训,听了吴正宪老师和周玉仁专家等对《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研的研讨》有关方面的知识后深受启发,收益匪浅,体会深刻,深深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意义。

在还没有参加远程培训之前,我在讲计算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都觉得很单调、很枯燥,其原因就是我就题讲题了,就方法讲方法了。自以为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学生只要把法则牢记于心,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其实不然。谈到科学地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问题,特别是口算练习方面的教学,虽然老师也晓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基础的笔算是不存在的,一个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一定意义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在口算的过程中,有记忆和思维的参与,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记忆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就要重视口算的培养,加强口算的训练。在口算训练时,我也采取了定时定量的听算训练的方法。上课铃声响后,老师站在讲台上,利用课前5分钟老师念口算题,学生听算。听算题与教材内容基本配合。一般是一次听算10道题,练完一纠正就完了,老师利用听算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控制课堂纪律。而学生只是机械地重复训练,未能做到口算训练的科学化,没有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更谈不上有效的训练。这就是农村数学老教师通用的计算题练习法。

通过专题研修培训学习后,我听到了许多老师和专家的教学经验,他们认为运算教学不是海练、不是盲目地练,不是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他们科学地进行训练,哪些题该训练,哪些题一定要在课堂上呈现或者需要反复地练习,教师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错误设计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这种做法对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效。通过学习,收益匪浅,反思自己的教学真的好惭愧。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三十多年的老师,没有真正地了解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的原因,没有准确地分析出学生错误的原因,没有科学地组织练习,提高练习效率。总是怪学生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马虎。根本就没有好好地思考学生到底为什么出错?然后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怎么能科学地培养学生呢?现在我明确明白了运算技能是指智力技能而不是操作技能,它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思维、记忆、想象等,而思维占比较重要的位置。今后在教学计算题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参加培训学习后的一点体会。

第五篇:参加陕西省美术教师研修学习心得

参加陕西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国培计划”——中小学“紧缺或薄弱”学科小

学美术教师培训班

旦八中心小学——张仲高

今年9月7日,我有幸再次赴临潼参加了省小教培训中心组织的“‘国培计划’——中小学‘紧缺或薄弱’学科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十天来,聆听了几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观摩了几位艺术家的现场教学,他们精彩的演讲和精湛的才艺展示,极具专业震撼力和启发性。十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必将有力的助推我今后的教学工作。

在培训中,郭庆丰老师重点介绍了中国民间艺术和小学美术,由中国民间艺术的开端仰韶彩陶,讲到古老的民间艺术、母系社会的生殖崇拜、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故事等,并重点介绍了陕北的民间艺术,郭庆丰老师说:“任何艺术家在民间美术面前都是苍白的,民间美术创造了我们的文明。”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陈大伟在讲《观课议课的策略和方法》一课过程中,看得出他很激动,他是成都大学的教授,他说他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为我们授课,几次都到休息时间、工作人员示意他稍做休息,可每次都被他坚决的拒绝了,到最后都没有给自己留课

间的休息时间,我想这就是对“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最好的诠释吧。

另外,马颖老师精彩的“录像课观摩评课、议课”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他说:“过程好了,结果一定是在情理之中。”在他的教学理念中有这样几句话:“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教育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光有实践没有理论是盲目的、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空虚的、乐于奉献、乐于教人等。”这不也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苦苦探索和孜孜追求的教育精神吗?最后听了赵春艳的“纸艺”讲座,纸艺对我们小学生课堂很实用,就一张纸,用虚、实两种线的不同变化,通过切割、折曲、添加、剪切、镂空等技法能做出立体构成,以及形形色色的立体物,包罗万象,她说在作品未完成之前效果是大家想不到的,这就是纸艺,就这么神奇。

这次的学习,还有王志琪等几位省内知名的画家,在现场做了精彩的技法展示,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学员们大开了眼界,即得到了艺术享受,又学到了平时乃至在上学期间无法学到的专业技巧。

艺术需要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应时刻以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在美术教育这片热土上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参加2014省研修体会(精选多篇)[此文共671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