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时间:2024-12-27 19:39:05
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抽样调查实施方案[此文共8054字]

潜江市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有关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为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保证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普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合潜江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市的基本生产单元规模小,耕作方式仍是非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村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秸秆分布分散、统计困难,缺乏对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的详细普查。目前,秸秆资源量测算主要依据不同区域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收集方式以及相应区域作物的草谷比,大致估算各地农作物秸秆的理论产生量和可收集资源量。但是各地区的土壤、气候以及耕作制度也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同一作物草谷比差异较大。同一地区、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种植类型,其草谷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地区的同种作物,其丰、平、歉年的草谷比也可能是不同的。

目前已有的草谷比数据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有关试点县作物秸秆资源产生量的抽样调查、测试和计算方法等,用于指导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有关试点县作物秸秆资源产生量的抽祥调查。

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典型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作物秸秆草谷比、可收集系数以及“五料化”利用比例进行科学分析测定,构建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测算方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序开展。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包括早稻、中稻和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小麦、玉米、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花生、油菜籽、大豆、棉花等作物秸秆资源产生量的抽样调查与测定。其中,不计被调查区域播种面积小于总播种面积1%的农作物秸秆。因此,我市主要调查作物为中稻、小麦、马铃薯、玉米、花生、油菜籽、大豆、棉花。

三、秸秆产生量调查工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调查工作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成立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小组。小组组长由农业环保站站长担任,成员为辅助调查员、组干部和有经验的农 民等担任。调查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一般以统计或农业技术员为主,农业技术人员、家庭农场场长和有经验的人员参加。

2、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农民对秸杆产生量抽样调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应向群众说明来意,讲解调查的意义和方法,然后说明要求群众协作的有关事项,如帮助取样和样品制备等,以争取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默契的配合。

3、搜集取得有关试点市和各区镇处的资料,如作物播种面积、作物种植比例、地块分布、地形和近几年产量等数据。

4、准备各种抽样表格和抽样工具。如表格、皮尺、米尺、测框、测竿、标签、秤、镰刀、样品袋、计算器、GPS测量仪、运输车辆等。有条件时可准备水分测试仪器等。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准备好样品脱粒、晾晒、保管场所。

测框。一般为1平方米(即其边长为1米正方形),制或钢筋制作。

测竿。可用木竿或钢筋,长度一般为1平方米除以作物的平均行距。

秤。电子秤,量程0-30千克,精度1克。

(二)选取抽样地点

以普查区(行政村)为抽样单元,以作物播种面积为基础构建抽样框,采用与播种面积规模成比例(PPS)抽样方法抽选普查区(行政村),共计选取5个普查区(行政村)作为采样地点。区镇处抽样表见1-1。

PPS抽样是指按概率比例抽样,将总体按一种准确的标准划分出容量不等的具有相同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不同比率分配的样本量进行的抽样。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三)抽选抽样地块

在调查主题农作物收获前1一2天,带队人员与区镇处农技人员、抽中村辅助调查员、村干部及有经验的农民一起组成调查小组,选择播种面积调查村中对该调查主题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对所选自然村的所有自然地块,进行踏勘估计播种面积,并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 排队,编制成抽样框。采取随机起点对称等距的抽样方法。以某调查主题的地块面积为排队标识,组距为各地块面积合计除以调查地块数量。调查地块数量为2个自然地法。行政村地块抽样表见1-2。

(四)草谷比的测定

1.在调查地块内放小样本

根据调查地块的形状,采用"品"字、"梅花"、"对角线〃等放样法,在调查地块单位内放5个长方型小样本进行取样。条 (撒)播和垄作作物,每点取1平方米面积内的植株(垄作作物在一条垄上割取);穴播作物每点割取5行5穴,具体取样方式按当地实际条件进行调整。

2.对小样本中的作物进行实割(采〉实测

水稻、小麦、马铃薯、玉米、花生、油菜、大豆要将每点的作物收割保存,农作物地上部分整株割下,待全部收获后将作物和秸秆样本晾晒、烘干,将作物脱粒:然后分别称取作物和秸秆的产量(精确到1克)。将测量结果记入附表1-3中。

要在专门场地进行晾晒,避免样本晾晒过程中的意外损失。样本脱离要做到尽量脱净每粒粮食,确保不遗失。

棉花则在收获季节对抽中样本内的棉花分期分批采摘保存,待全部收获后将采摘的样本棉花混匀抽出一部分进行测定水分和衣分率,推算出样本内的棉花产量。待样本地块的棉花采收完毕后,将棉花秸秆地上部分整株割下,晾晒、烘干后称取棉花秸秆的质量。

3.样品制备

对每个调查地块实际实割(采)、晾干或烘干的作物,分籽粒和秸秆分别进行样品制备,用于含水量测试,可制备1-2份样品,每份样品的不小于1千克。

4.样品邮寄

根据试点县所在区域选择实验室,在24小时内对样品进行送检,邮寄到实验室。此外,在10份样品中,随机再制备一份样品,邮寄到中心实验室,用于交叉校核。多余样品按照地块标上标签后进行保管,样本应保存12个月,以备核查。保存条件为干燥、通风,避免样本在保存期间发霉变质。

(五)收集系数的测定

1.割茬高度的实测

对于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以及大豆和棉花等,在调查村根据农作物的收获方式(机械和人工)的不同,分别选取10个典型地块,测量各种收获方式的秸秆割茬高度,每个典型地块测10株(丛),计算平均值,将测量和计算结果记入表1-4。

对于马铃薯、花生等秧蔓类秸秆,可不考虑机械和人工收获方式的不同,统一认为割茬高度为0。

2.枝叶损失率测定

实地调查秸杆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枝叶损失率,并将结果记入附表1-5。在缺乏实际资料的情况下,可按照0.05进行计算。

(六)数据汇总

试点县 ……此处隐藏3670个字……













甘薯















木薯















花生















耕地面积(万亩)L005


油菜籽















大豆















棉花















秸秆利用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表

NY省(自治区)市(区)县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秸秆发电企业/合作社NY1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合作社

NY2

秸秆热解气化和炭化工程NY3

秸秆沼气工程NY4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NY10001


NY20001


NY30001


NY40001


NY10002


NY20002


NY30002


NY40002


NY10003


NY20003


NY30003


NY40003


NY10004


NY20004


NY30004


NY40004


……


……


……


……


合计(个)


合计(个)


合计(处)


合计(处)


SL1省(自治区) 市(区)县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SL10001


SL10002


SL10003


SL10004


……


合计(个)


JL1 省(自治区) 市(区)县 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JL10001


JL10002


JL10003


JL10004


……


合计(个)


FL1省(自治区) 市(区)县 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生产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FL10001


FL10002


FL10003


FL10004


……


合计(个)


YL1 省(自治区) 市(区)县 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YL10001


YL10002


YL10003


YL10004


……


合计(个)


SC1 省(自治区) 市(区)县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企业/合作社名录登记册

企业编码

企业名称

SC10001


SC10002


SC10003


SC10004


……


合计(个)


《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抽样调查实施方案[此文共805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