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
豫东县位于河南省最东端,辖15个乡镇和5个国营农场,总人口67万多人。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曾经有过显著进步,但也经历过挫折,2014年和2014年两度被省"提醒注意"。面对这顶沉重的帽子,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提出了"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的口号,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队伍。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县计生工作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口与计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4年我县摘掉了"提醒注意"的帽子,经省的检查验收合格,又从省的"三类地区"管理提升为"二类地区"。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最难干的事让最能干的人来干
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在基层是一个谁也不想干、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的事。这直接导致计生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有能力的人不愿干、看不到前途,有门路的人都想方设法调换工作了,整个计生队伍的状况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不熟、待遇偏少、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一些村(居)委会基层组织战斗力差,对"天下第一难事"干部不敢抓。据统计,2014年全县镇、村两级计生专干88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4%,45岁以上的占48%。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群众的生育愿望与计生政策有一定距离,干群矛盾突出,管理方式上主要依靠强制执行,很多人不愿意抓计生工作,只好挑选一批身强力壮、文化程度不甚高的人员做计生工作。九十年代后期至今,这种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而造成计生工作底数不清,统计不实,管理混乱,规范化建设无法开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对症下药,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队伍建设问题,并采取了几条措施:
一是强化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县委决定由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兼管计划生育工作,这样既便于让组织部门把握全局,从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来考察、了解乡镇领导的能力,又便于及时调整乡镇干部,让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锻炼干部的试金石。2014年,县委还做出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考一批年青党员干部,任命为乡镇副书记,专管计生工作;对政绩突出、留任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镇长全部提拔为副书记。同时,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国家公务员担任乡镇计生办主任。
二是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镇、村计生干部。2014年和2014年,我县先后两次招考450名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安排到村(居)委会,使每个村(居)委会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计生专干达到2至3名;招考17名大中专毕业的妇幼医生安排到乡镇计生服务所,使每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医技人员达到3人以上;2014年,又从村级计生专干中招考17人安排到乡镇计生办;对28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计生人员实行离岗退养。2014年,县里根据村级大中专毕业生专干招考、调动、提拔后岗位缺人的状况,补招85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了村级专干岗位,使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60%,高中以上的达到81%,平均年龄从40.5岁下降到32.3岁,计生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如南山镇龙埚村计生专干黎秀程,父亲久病去世后,家境贫寒,但她吃苦耐劳、尽心尽职、深入群众,使所任职过的村委会从"三类村委会"跃上"一类村委会"。
三是提高镇、村两级计生干部的待遇。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了解决计生干部的待遇问题,想方设法从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解决,先后将18名事业编制的计生办主任全部转为公务员;非行政编制的计生服务所、服务中队人员,享受行政工资,由县拨款400-600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补发,与包干任务挂钩;县招考的大中专毕业的计生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三级按5:3:2的比例分担,乡镇负担的三成工资先由财政部门拨付,年终再从乡镇财政包干基数中扣除,确保每个专干工资待遇达到750-850元;乡镇自聘的村级专干工资由县、乡镇、村委会分担,达到400元以上。这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消除了他们"放水养鱼"、靠征收社会抚养费发工资的思想。
四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计生干部的业务素质。三年来,我县先后将分管计生的乡镇领导、计生办主任、统计员和村专干250人,分四批送到南京人口干部学院学习;邀请省、市计生部门领导到我县举办培训班12次;县自办培训班8次。参加学习的县、乡镇、村三级计生干部达12014人次,使各级计生干部理论、业务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
二、建立一套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一是建立一套激励干部成才的良好机制。我县公开招考计生干部的举措,不但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使他们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得到锻炼。为了激发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县里规定:凡被国家、省、市、县评为计生先进工作者的,在招考县、镇计生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时,在总分基础上分别给予加15分、10分、6分和3分的奖励。三年来,在村(居)委会工作的计生专干,有15人通过招考或经推选当上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以上领导,如2014年县招考录用的3名副科级干部就有2名是村级计生专干;85人考上乡镇和各级机关公务员,如2014年县招考录用的25名公务员中就有23名是村级计生专干;18人考上乡镇事业编制计生干部,其中12人是计生先进工作者而得到加分奖励。
二是优先提拔重用计生干部。"不想进步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为了进一步激励干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干起来有劲头,干好了有奔头",县委明文规定:提拔乡镇领导时,分管计生的副职领导和计生办主任优先重用;若计生考核合格而不提拔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其他领导也不能提拔;若考核不合格,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一律撤换,乡镇领导干部一个都不能提拔。村级计生专干政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为"两委"领导。2014年乡镇换届选举,县委、县政府切实兑现规定,提拔8名分管计生领导为乡镇党政一把手,7名计生办主任为副科级领导。经考察、推选而无法提拔的9名分管领导和10名计生办主任调整了岗位,重新挑选年轻能干的乡镇领导、干部担任了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如南山镇原分管计生的副书记陈鑫在2014年分管计生工作后,励精图治,使该镇当年在全市计生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被提拔为该镇党委书记。村级计生专干23人被提拔为村(居)委会支部书记,60人担任了村(居)委会副书记或副主任,186人加入了党组织。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各级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明确奖罚,把计生岗位责任与"饭碗"挂钩。各乡镇将计生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乡镇、村(居)委会每个干部身上,将人口出生、"四术"落实、查环查孕等工作与干部工资、奖金和党纪、政纪挂钩,实行包村、包户、包人。三年来,全县乡镇、村干部因计生工作责任制没完成被辞退5人,免职22人,"三停"(停薪、停职、停工)17人。如前山镇3名干部因直系亲属不落实节育措施被"三停",后来亲自找回亲 ……此处隐藏8887个字……macs is evil”,但是其实他用的是一种跟 emacs 有同样键绑定功能的 microemacs。大家都是用编辑器编辑了程序文件,然后用 make 这样的自动工具调用 gcc 编译器完成编译工作的。
我以前也编过 windows 程序:应用程序,驱动程序。但是我没有用 vc 的 ide。linux 教育了我,我会在命令行调用 cl,我知道 cl 才是 vc 的编译器。我可以在 cygwin 的 makefile 里使用 cl。我还知道 cl 的参数都有什么用处。但是这些不是一个从一开头就用 ide 的人能很快理解到的。
我相信: ide is evil。我有一些用 windows 的 ide 写程序的朋友,他们对那套东西已经很精通了。但是我却惊奇的发现,他们竟然把编译器和汇编器的概念都分不清楚,甚至有的人连“编辑器”和“编译器”都搞混淆了!他们只知道在一个窗口里输入了代码,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编译程序,但是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他们不知道!他们被盖在上面的窗口挡住了视线,甚至会以为那个按钮就是编译器!
他们对那些 ide 的热键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我却看到他们在一个函数一个函数的把别人的 ansi 风格的代码变成 vc 的风格。想想这件事在 vim 里有多么简单,一瞬间就可以搞定。
为什么 unix 程序员不用 ide?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体会到 unix 的设计思想了。首先,一个 ide 集成了编辑器,编译器,汇编器,调试器,跟踪器…… 这个编辑器功能肯定比不上 vim 或 emacs,编译器比不上 gcc,汇编器比不上 as,调试器比不上 gdb, ddd, 跟踪器比不上 strace, ltrace, truss。你得到的是一套整合的很好的低能的程序。如果你对调试器的功能不满意,你只好换用另外一套 ide,但是这套 ide 的热键,菜单,编辑器功能,按钮…… 跟原来那个有很大不同。你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熟悉新的环境,而不能保持原来的某些东西。
而在 unix 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用你最喜欢的 vim 编辑程序,你在 vim 里可以调用 gnu make,make 可以调用 gcc, ld, ... 实际上 make 能帮你很多忙。make 的出错信息可以被 vim 捕获,vim 能帮你在源程序里定位。你如果喜欢 icc, 你可以让 make 用 icc 而不是 gcc。你如果觉得 gdb 跟踪变量时比较麻烦,你可以用 ddd 来显示各种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你还可以在 emacs 里调用 gdb,那样就可以同步显示
源代码了。而且 vim 和 emacs 还可以编辑很多其它东西,比如信件,latex 文档,html,配置文件…… 你不用另外找一个什么编辑器来干这些杂活了。很多程序比如 mutt, tin 都可以在内部使用 vim,这样就更方便了。
释放内存
我在 windows 下做过的一件最傻的事情莫过于“释放内存”了。有一天我看到一个 windows 程序说:“这个程序可以帮你把大量内存释放出来给一个很大的程序用。”我试了一下,居然一下把我的 64m 内存释放出来 48m!我高兴极了。现在想一想,那是多么傻的事情,那么多的内存留着干什么?不用白不用啊!一个操作系统,居然还需要别人写的程序来释放内存,那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
在 linux 下用 free 命令,你会发现你的内存几乎每时每刻都快要被用完。那是因为 linux 把大部分内存用来作为磁盘缓冲了。linux 有比 windows 先进的磁盘缓冲技术。你有没有发现你往硬盘写数据的时候,很快就完成了?那是因为 linux 在内存里有很多磁盘缓冲区,你要写到硬盘上的数据先被写到了这些内存里,然后 linux 就告诉你“拷贝完成”,当你马上又想删除刚才写入的某些数据时,linux 只是把数据从内存里移除,然后报告“删除完成”。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后,linux 才把数据写回硬盘,这样不但高效,避免了多次硬盘操作,而且减少了文件的不连续,也就是减少了“碎片”。windows 当然也有磁盘缓冲,但是由于它内存管理的低效率,它不敢把大量内存都用来作为磁盘缓冲,因为它没有能力在用的时候随时把内存收回来。
linux 能干的高级的事情 windows 都干不了
当然有很多事情是linux/unix的专利了。因为 windows 只能装在 pc 机上,好像以前也有 alpha 可以使用 windows nt,但是就是没见到有人用。pc 机的能力是很低的,像我们编程序处理 np-hard 问题的人,用 windows 的机器显然速度不够,而且有时一个问题算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windows 机器是以“死机”著称的,我们怎么能放心?
所以几乎所有科学计算程序,eda 程序,高性能图像处理程序都不是 windows 的。他们有时也会移植一些给 windows,但是常常降低那些程序的能力。你比较过 windows 版本的 mathematica 和 linux 的有什么区别吗?
ibm 制造的最大的并行计算机有 8000 多个处理器,windows 不可能有能力管理这么多处理器,它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答案是 linux。
《泰坦尼克号》电影里的三维动画,那么细腻逼真,windows机器能做出来吗?不行。那也是 linux 机器做的。
民航总局用来训练地情人员的虚拟现实训练设备,windows 当然无能为力。那都是商业的 irix 机器。 unix 是最早支持 tcp/ip 网络协议的系统。它上面有很多可以互相协作的网络服务程序,它们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修订,已经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而就在1997年,微软的比尔盖茨还在扬言:“internet 是没有前途的。” 微软的这个“远见卓识”大家应该都已见识,它后来加上的网络服务程序iis漏洞之多,让公安部都频频发出警报,大家也是见识了的。
其实你知道了,windows 没有一样有用的事情能比 unix 干的更好。
linux 干不了的有用的事情 windows 照样干不了
当然 linux 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能干的事情,电脑也有干不了的事情。但是 linux 干不了的事情,windows 肯定也干不了。这些事情就是我们需要探索,需要努力的事情了。在你探索的过程中,linux 必定是你的好伙伴。
unix 的真谛何在?
让聪明人干任何他们想干的事情。
unix 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高的灵活性,xwindow 也具有这种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哪里呢?
unix 的程序一般都有很多参数,不管你现在用的着用不着,总有人需要某些参数。它们的行为很多都可以用配置文件来改变。比如 gnu bash, 通常缺省的命令行输入方式是 emacs 方式,但是只要我编辑一个 .inputrc 文件,就可以把它变成 vi 的输入方式,而且我还可以自己绑?/div>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