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内容摘要:兴趣日益成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因此,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一旦对某一活动感兴趣,他们就会把注意力与智力倾注于所从事的活动上,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激发兴趣,便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关键词:兴趣激发引导鼓励主动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生中是否能有杰出的成就,除去遗传因素,那兴趣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兴趣能促使人自主增加从事某一活动的时间。因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主观认识倾向,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从而促(本文 来自:wWW.)使人去挤出时间来从事这一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够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就会投入全部的精力,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使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兴趣还能提高人的耐挫折能力。当今的世界是竞争的社会,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多强的能力,在一生中遇到几次乃至几十次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强烈的兴趣更能让人获得成功。而兴趣的培养是需要从小开始的,同样,兴趣在幼时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兴趣的重要。比如,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人,他在做作业时,就算有人看电视、甚至吵闹,他都可以不受干扰;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在做作业时往往容易把注意力分散到周围的事物上,总是东看看西看看,这里动动,那里摸摸。结果显而易见,不受影响而专注的人所取得的效率肯定是比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取得的效率要高的。
幼儿无论就生理心理而言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对生活都知之甚少,更别说理解什么责任、理想、抱负。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要依靠兴趣来激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激发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充分挖掘幼儿兴趣点上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得到主动发展。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我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时积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讨: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认识活动变成游戏活动,大大增强了幼儿学知识的兴趣,刺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在游戏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并及时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及学习需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幼儿园《纲要》指出: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因此,体育玩具的选择较为重要,教师应由单纯的策划、准备大量的材料,变为孩子需要什么,教师就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机会应该留给孩子,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发展。在活动中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触摸,去操作,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扩展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教师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便是一种兴趣。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扼杀了兴趣的苗头。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便会使他们失去兴趣。扩展视野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接触大自然、读书、听故事等等,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比如问一些类似“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的问题,以引发他们思考。
3、做孩子的伙伴,用心观察、倾听,孩子的看法,正确把握教育契机,激发他们的兴趣。
目前,我们对幼儿学习方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由关注教师教什么,转向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不仅关注幼儿的接受学习,更注重幼儿的发现学习。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能够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把它作为设计主题活动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倾听就会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正确把握教育契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孩子们对某事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时应随着孩子的这一兴趣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我想起了实习中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孩带了一个彩色的网兜,里面装着红蛋,于是几个孩子都围上去,讨论着“这网兜里的蛋是生的,还是熟的?为什么要吃红蛋呢?我妈妈都没有给我煮红蛋,我家的蛋不是红色的?”孩子们讨论着,老师说什么也不听,于是老师十分着急,就嚷嚷着说:“快点到别处去玩,别挤在一块了。”可没有几个孩子听见老师说的。如果这时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倾听孩子们的谈话,很快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从中引导许多有意义的探究课题。当孩子讨论蛋是生的还是熟的时,教师可用简单的小实验如旋转红蛋看蛋的转速与生蛋的转速有什么不同?教孩子比较鉴别,并启发孩子们说一说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蛋的生熟呢?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中幼儿注意力,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主题。如“蛋是从哪来的?蛋有什么作用?鸡妈妈怎样孵小鸡?”等教育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表现出异常激动和专注的神色,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表情,洞察孩子的心思和动机,引领他们去寻找活动的兴趣。如开展体育活动时,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玩纸飞机没有刚开始时那么兴趣,有的还把这撕了扔了,缺少点什么呢?这时教师可结合飞机特技表演设置穿越障碍,提出飞机着落的远近距离为胜负时,并给予奖励,那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主动学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但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自主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
4、及时的表扬,积极的引导,以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及时表扬,积极引导,以稳定、巩固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幼儿对一些动植物感兴趣,时而跑来告诉他的新发现,如:“小草发芽了”、“蝌蚪变青蛙了”等等,便应该表扬他们观察细心,并鼓励他们看得更仔细些。以后,一些幼儿不仅能发现动
植物的某些细小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把自己家里养的金鱼、种的花草等拿到幼儿园来让大家饲养、种植、观察,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 ……此处隐藏10240个字……课程开发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开发出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科学研究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孩子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幼儿健康活泼的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教育工作全面、有效的进行。
(四)不断学习的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
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当前,如何提升教师素质的问题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作为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必须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用科学的作风去探讨、用高度的责任去要求。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因此,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应体现在:关心和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对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那老师是否也能做到一视同仁呢?孟子在描述他梦想中的大同世界时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也曾经说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虽然我们不是圣人,但是作为幼儿的师友,必须要用博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孩子,从心底里喜欢孩子。
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以衣着评判孩子的优劣、不以行为区分孩子的高下、不以表现划定孩子的好坏,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孩子,用真正的爱心培养每一名孩子,所以现在班里的幼儿都很喜欢我。
(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精深的专业素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自己认为对的输送到孩子的认知里去。但是随着教学经历的增加,我觉得深入幼儿中间、理解幼儿思维、反思自己认知,这个过程不仅仅能够使得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应树立的素质教育观念是:了解幼儿、尊重信任幼儿、关心激励幼儿。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必须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积极主动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这是我在教育、教学上提升自己的
一个重要措施。教育教学上遇到困难,遇到自己处理不好的幼儿纠纷,我会虚心的请教园里有经验的老教师。她们很乐意帮助我分析、解答、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使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关注幼儿,写观察个案,教育教学心得”是我另外积累经验,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好方法。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把一天中和幼儿在一起时发生的有趣事情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反思和学习,这是非常利于教师成长的。
“深入幼儿,与幼儿多交流多沟通,作幼儿的朋友”是我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让自己融入到幼儿的团体,与孩子们同学、同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所有的孩子,懂得了他们的思维。这对于教学工作有着莫大的启迪和帮助。
(三)提高教学创新精神,探索多元的教学能力
幼儿正处在广泛形成的时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创造型人格对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应学会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有一次,我领幼儿到花园里看花,一般我们教师都只会问一句“花上有什么?”孩子回答:“有露珠”。但我却从另一个角度去启发鼓励幼儿, “露珠在干吗呢?”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有的说:“露珠在跟花儿捉迷呢?”有的说:“花儿口渴了,露珠在给他们喝水呢?”孩子们个个都争着回答,教师的创新与实践完成了,孩子也从中获取了更加丰富多元的知识。
同时,对于幼儿学习的规律要有良好的把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式教学,而不是采用填鸭式。这就大大的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面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及课程改革新形势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必须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高素质教师。努力塑造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综合型学习,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认真探讨课堂教学艺术,熟练自如地驾驭课堂。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
展。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幼儿开辟自由的空间,使之成为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提纲.上海教育科研,2014;2
[2].陈田初.以提高质量为着力点,强化教学建设和管理.中国高等教育.2014;(13、14):26-27
[3].赵玉会,刘秀峰.论创新教育的更本在于教师的创新精神[j].中学政治.2014;10
[4].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99;
(1)1-6
[5].蒋海春.《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6].彭运石、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7].王晓春.《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
向你推荐相关范文:幼师论文
幼师实习论文(2)
初中毕业学幼师
幼师毕业实习鉴定
幼师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文档为doc格式